
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高通骁龙系列处理器一直是安卓阵营的主力选择。随着2023年骁龙6 Gen1的发布,许多消费者面临一个选择:是选择新一代的中端芯片骁龙6 Gen1,还是上一代的次旗舰骁龙870?本报告将从制程工艺、CPU/GPU性能、AI能力、5G支持、功耗表现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处理器架构与规格对比
骁龙6 Gen1和骁龙870代表了高通在不同市场定位的两款芯片,它们在架构设计和规格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骁龙6 Gen1作为高通2022年9月发布的6系列新品,采用了三星4nm工艺制造,创造了骁龙6系家族的多个"首次":首次支持HDR计算摄影、首次支持2亿像素拍摄、首次集成第7代骁龙AI引擎、首次支持Wi-Fi 6E等。其CPU采用4个2.2GHz Cortex-A78大核+4个1.8GHz Cortex-A55小核的八核心设计,GPU方面则搭载了支持可变速率着色的Adreno GPU,具体型号未公布。
相较之下,骁龙870虽然发布时间更早(2021年1月),但定位更高,属于次旗舰级别。它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制造,CPU架构为1个3.2GHz Cortex-A77超大核+3个2.42GHz Cortex-A77大核+4个1.8GHz Cortex-A55小核。GPU方面搭载了Adreno 650,频率达到670MHz,支持完整的骁龙Elite Gaming特性,包括可更新的GPU驱动、桌面级正向渲染和HDR游戏渲染等。
从内存支持来看,骁龙6 Gen1首次在6系列中引入了LPDDR5内存控制器,最大支持22GB/s的内存带宽,而骁龙870则支持更高速的LPDDR5(四通道)内存。存储方面,骁龙6 Gen1支持UFS 2.2,骁龙870则支持更先进的UFS 3.0/3.1。
表:骁龙6 Gen1与骁龙870主要规格对比
规格 | 骁龙6 Gen1 | 骁龙870 |
---|---|---|
制程工艺 | 三星4nm | 台积电7nm |
CPU架构 | 4×A78@2.2GHz + 4×A55@1.8GHz | 1×A77@3.2GHz + 3×A77@2.42GHz + 4×A55@1.8GHz |
GPU | Adreno(未公布型号) | Adreno 650 @670MHz |
内存支持 | LPDDR5 | LPDDR5(四通道) |
存储支持 | UFS 2.2 | UFS 3.0/3.1 |
AI引擎 | 第7代骁龙AI引擎 | 第5代AI引擎(15TOPS) |
5G调制解调器 | 集成X62(7.5Gbps下行) | X55外挂(7Gbps下行) |
从架构设计来看,虽然骁龙6 Gen1采用了更新的A78核心和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但核心频率明显低于骁龙870,且A77架构在单线程性能上并不逊色于A78。GPU方面,骁龙870的Adreno 650在图形处理能力上预计将大幅领先于骁龙6 Gen1的未命名GPU。这些基础规格的差异将在后续的性能测试中得到更具体的体现。
性能基准测试对比
性能表现是衡量处理器优劣的核心指标,通过权威基准测试数据可以客观比较骁龙6 Gen1和骁龙870的实际性能差距。根据多个来源的测试结果,这两款芯片在CPU、GPU以及综合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层级差异。
在CPU性能方面,骁龙6 Gen1的Geekbench 5单核得分约为700分,多核得分约为2750分。相比之下,骁龙870的Geekbench 5单核得分高达963-1106分,多核得分达到3123-3869分。这意味着在单核性能上,骁龙870领先骁龙6 Gen1约37-58%,多核性能领先约13-4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骁龙870的单核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这得益于其高达3.2GHz的A77超大核设计,对于日常应用的流畅度提升至关重要。
GPU图形性能的差距更为悬殊。在曼哈顿3.1离屏测试中,骁龙6 Gen1的成绩仅为45帧/秒,而骁龙870在相同测试中可达到约100帧/秒,领先幅度超过120%。这种巨大的图形性能差距意味着骁龙870能够提供更流畅的高画质游戏体验,支持更高帧率和更复杂的图形效果。
综合性能方面,安兔兔跑分显示骁龙6 Gen1的成绩在40-55万分之间,而骁龙870的安兔兔跑分则达到65-72.57万分。有评测指出,骁龙6 Gen1的综合性能仅相当于骁龙870的62%,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接近骁龙695的水平。这一性能差距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为:骁龙870能够轻松应对各类大型游戏和高负载应用,而骁龙6 Gen1则更适合日常轻度使用和中低画质游戏。
表:骁龙6 Gen1与骁龙870基准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项目 | 骁龙6 Gen1 | 骁龙870 | 性能差距 |
---|---|---|---|
Geekbench 5单核 | ~700 | 963-1106 | +37%~58% |
Geekbench 5多核 | ~2750 | 3123-3869 | +13%~41% |
曼哈顿3.1离屏 | 45fps | ~100fps | +122% |
安兔兔v9 | 40-55万 | 65-72.57万 | +62%~81%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骁龙6 Gen1采用了更新的4nm工艺,但其性能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三星4nm工艺的实际能效表现不如台积电7nm,以及高通在6系列芯片上的性能定位策略。相比之下,骁龙870虽然是上一代产品,但其成熟的台积电7nm工艺和激进的性能调校使其在绝对性能上保持了明显优势。
游戏与多媒体体验
游戏性能是衡量移动处理器优劣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骁龙870展现出明显的次旗舰优势。得益于Adreno 650 GPU的高性能和完整的骁龙Elite Gaming支持,骁龙870能够流畅运行《王者荣耀》120帧模式、《原神》中等画质等主流手游。实测显示,搭载骁龙870的Realme GT Neo2和iQOO Neo5S等机型都能稳定开启《王者荣耀》的120帧模式,尽管长时间游戏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发热和耗电增加。
相较之下,骁龙6 Gen1的游戏性能相对有限。虽然其GPU支持可变速率着色等新技术,但受限于基础性能,在《王者荣耀》等游戏中可能难以稳定维持高帧率模式。根据性能对比,骁龙6 Gen1的GPU性能仅相当于骁龙870的不到50%,这意味着在同等画质设置下,骁龙6 Gen1的游戏帧率将显著低于骁龙870,或者需要在降低画质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可玩的帧率表现。
在多媒体支持方面,两款芯片也有明显差异。骁龙870支持4K@60Hz显示输出和8K视频录制,而骁龙6 Gen1则仅支持FHD+分辨率120Hz刷新率屏幕和30FPS的4K HDR视频拍摄。这意味着骁龙870在高端影音体验方面更具优势,适合对屏幕显示质量和视频拍摄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影像处理能力是另一个关键差异点。骁龙6 Gen1虽然首次在6系列中支持了2亿像素拍照和HDR计算摄影,但其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完整度仍不及骁龙870搭载的Spectra 480 ISP。骁龙870支持更先进的视频拍摄功能,包括8K视频录制、960fps慢动作视频等,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表:游戏与多媒体功能对比
功能 | 骁龙6 Gen1 | 骁龙870 |
---|---|---|
最高游戏帧率支持 | 中低画质60fps | 高画质120fps |
显示输出 | FHD+@120Hz | 4K@60Hz |
视频拍摄 | 4K@30fps HDR | 8K@30fps, 4K@60fps |
摄影支持 | 2亿像素单摄 | 200MP单摄 |
音频技术 | 未明确 | 高通Aqstic, aptX自适应 |
在实际体验中,骁龙870的Elite Gaming特性带来了多项游戏增强功能,如10位色深和Rec.2020色域支持、可更新的GPU驱动程序等。这些功能虽然对普通用户可能不易察觉,但对于追求高品质游戏体验的玩家而言,能够提供更真实的色彩表现和持续的性能优化。而骁龙6 Gen1虽然也具备一定的游戏能力,但主要面向休闲游戏和中低负载游戏场景。
综合来看,在游戏和多媒体体验方面,骁龙870凭借更强的GPU性能、更完善的游戏特性和更高级的多媒体支持,明显优于定位中端的骁龙6 Gen1。对于手游爱好者和影音内容消费者而言,骁龙870仍然是更优质的选择。
5G连接与AI能力
网络连接性能在现代智能手机体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骁龙6 Gen1和骁龙870在5G技术支持和连接能力方面各有特点。骁龙6 Gen1集成了X62 5G调制解调器,支持3GPP R16规范,理论峰值下载速度可达7.5Gbps,上传速度可达3Gbps。这是高通首次在6系列芯片中引入如此先进的5G支持,包括毫米波和Sub-6GHz双连接、动态频谱共享等技术。相比之下,骁龙870采用外挂X55 5G基带,支持毫米波和Sub-6GHz双模组网,理论峰值下载速度为7Gbps,略低于骁龙6 Gen1。
虽然从纸面参数看骁龙6 Gen1的5G调制解调器更新,但实际体验差异可能并不明显。两款芯片都支持SA/NSA双模5G和全球主要频段,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5G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骁龙870的X55基带是外挂设计,理论上可能比骁龙6 Gen1的集成方案功耗略高,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差异可能被其他因素所掩盖。
在Wi-Fi和蓝牙连接方面,骁龙6 Gen1首次在6系列中支持了Wi-Fi 6E,而骁龙870则支持Wi-Fi 6(FastConnect 6800)和蓝牙5.2。Wi-Fi 6E相比Wi-Fi 6增加了6GHz频段支持,可提供更干净的信道和更高的传输速率,适合对无线网络要求较高的用户环境。
AI人工智能处理能力已成为现代移动芯片的重要指标。骁龙6 Gen1集成了第7代骁龙AI引擎,高通宣称其AI性能比前代提升3倍。而骁龙870搭载的是第5代AI引擎,AI算力为15TOPS。从代际上看,骁龙6 Gen1的AI引擎更新,但在绝对性能上可能并不一定领先,因为数字系列的AI引擎通常会在性能上做一定限制。
在实际AI应用中,骁龙870的AI性能已被证明足以支持实时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拍照场景优化等常见任务。骁龙6 Gen1的AI改进可能更多体现在能效比而非绝对性能上,这与其定位相符。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两款芯片的AI能力都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开发者或需要高强度AI计算的用户可能会更青睐骁龙870的稳定表现。
表:连接与AI能力对比
功能 | 骁龙6 Gen1 | 骁龙870 |
---|---|---|
5G调制解调器 | 集成X62(7.5Gbps) | 外挂X55(7Gbps) |
5G特性 | 支持3GPP R16 | 支持SA/NSA双模 |
Wi-Fi支持 | Wi-Fi 6E | Wi-Fi 6(FastConnect 6800) |
蓝牙版本 | 未明确 | 5.2 |
AI引擎 | 第7代骁龙AI引擎 | 第5代AI引擎(15TOPS) |
定位系统 | 北斗、GPS、GLONASS等 | 北斗、GPS、GLONASS等 |
在定位导航支持方面,两款芯片都提供了全面的卫星定位系统兼容性,包括北斗、GPS、GLONASS、伽利略等。骁龙870明确支持北斗导航系统,这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特性。骁龙6 Gen1虽然未明确提及,但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芯片,理应也支持主流的定位系统。
综合来看,在网络连接能力方面,骁龙6 Gen1在技术参数上略显先进,特别是集成了更新的X62 5G调制解调器和Wi-Fi 6E支持。然而,骁龙870的外挂X55基带经过长期优化,在实际使用中同样能提供稳定的5G体验。AI性能方面,虽然骁龙6 Gen1采用了更新的AI引擎,但骁龙870的第5代AI引擎在绝对算力和成熟度上可能仍有优势。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两款芯片的连接性能都能满足需求,不会成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功耗与发热表现
能效比和发热控制是影响移动处理器实际体验的关键因素,尤其在长时间高负载场景下。骁龙6 Gen1采用三星4nm工艺制造,理论上更先进的制程应该带来更好的能效表现。然而,三星工艺的实际能效一直存在争议,且骁龙6 Gen1的性能定位较低,可能采用了更为保守的功耗设计。具体功耗数据虽未公开,但考虑到其性能水平与骁龙695相近,整体功耗应该不会太高。
骁龙870基于台积电7nm工艺,这一工艺成熟稳定,能效表现优秀。实测数据显示,骁龙870在《原神》游戏中的平均功耗约为6W,虽然不算特别低,但相比骁龙888的"火龙"表现已经温和许多。Redmi K40等机型通过优化散热设计,成功实现了骁龙870的性能与功耗平衡。
发热方面,搭载骁龙870的手机表现不一,取决于厂商的散热设计。一些机型如黑鲨游戏手机4在满载时平均温度可达35.8°C,而一加9R约为34.44°C。相比之下,Redmi K40通过LiquidCool技术将温度控制在32.99°C左右,显示良好的散热效果。这表明虽然骁龙870本身有一定发热,但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有效控制。
续航表现与功耗直接相关。由于骁龙6 Gen1整体性能较低,在相同电池容量下可能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特别是在日常轻负载应用中。而骁龙870虽然峰值功耗较高,但其强大的性能意味着能更快完成任务,从而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实现类似的续航表现。对于游戏等重负载场景,骁龙870的更高效率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能耗比。
工艺技术方面,虽然4nm听起来比7nm先进,但三星4nm与台积电7nm的实际能效差距可能并不如数字显示的那么大。台积电7nm工艺的成熟度和实际表现已被多款芯片验证,包括苹果A13、骁龙865等。而三星4nm工艺在骁龙8 Gen1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也让人对骁龙6 Gen1的实际能效产生疑问。
表:功耗与发热对比分析
项目 | 骁龙6 Gen1 | 骁龙870 |
---|---|---|
制程工艺 | 三星4nm | 台积电7nm |
典型功耗 | 未公布(预计较低) | 《原神》约6W |
发热表现 | 未公布(预计温和) | 34-36°C(视散热设计) |
能效比 | 中低负载较好 | 高负载更高效 |
续航潜力 | 日常使用可能更长 | 性能强,任务完成快 |
在实际使用中,骁龙870的功耗表现与其性能定位相符。它不是最省电的芯片,但在提供强劲性能的同时,功耗控制相比真正的旗舰芯片更为合理。而骁龙6 Gen1虽然绝对功耗可能更低,但其性能也相应降低,导致能效比不一定有明显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器的功耗表现不仅取决于芯片本身,还与手机厂商的调校和散热设计密切相关。良好的散热系统可以允许处理器维持更高性能更长时间,而不至于因过热降频。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搭载骁龙870,不同手机的游戏表现和发热情况可能差异明显。
综合来看,在功耗与发热方面,骁龙6 Gen1理论上应该具有优势,但实际能效比可能不如数字显示的那么明显。骁龙870虽然绝对功耗较高,但其强大的性能意味着更高的效率,特别是在高负载场景下。对于注重续航的普通用户,骁龙6 Gen1可能更为适合;而对于性能需求较高的用户,骁龙870在合理散热设计下仍能提供不错的能效表现。
市场定位与选购建议
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的差异是理解骁龙6 Gen1与骁龙870区别的关键。骁龙6 Gen1作为高通6系列的最新成员,定位中低端市场,主要面向预算有限、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群体。它的设计理念是在合理的成本下提供基本的5G连接、AI能力和日常使用性能,适合社交媒体浏览、视频观看、轻度游戏等场景。首批搭载骁龙6 Gen1的终端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预计将出现在1500-2500元价位段的机型中。
相比之下,骁龙870定位次旗舰市场,虽然发布时间较早(2021年第一季度),但性能仍远超骁龙6 Gen1。它适合追求高性能但预算有限的用户,或者不愿为顶级旗舰支付溢价的理性消费者。搭载骁龙870的手机价格区间较广,从2000元到3500元不等,如Redmi K40、Motorola edge s、iQOO Neo5等。在2023年市场环境下,骁龙870机型可能面临价格下调,性价比进一步凸显。
选购决策应基于用户的具体需求和预算。对于以下用户群体,骁龙6 Gen1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 预算有限的用户:骁龙6 Gen1机型价格通常更低,适合对成本敏感消费者;
- 轻度使用者:主要使用社交、视频、音乐等基础应用,不玩大型游戏;
- 续航优先用户:相对较低的功耗可能带来更长的电池续航;
- 新技术尝鲜者:看重Wi-Fi 6E、最新AI引擎等新特性。
而以下用户则更适合选择骁龙870机型:
- 手游爱好者:需要强大GPU性能运行《原神》《王者荣耀》等游戏;
- 多任务用户:经常同时运行多个应用,需要强大的多核性能;
- 摄影爱好者:受益于更好的ISP性能和更高的视频拍摄能力;
- 追求性价比的性能用户:希望以较低价格获得接近旗舰的性能。
从未来保值角度看,骁龙870的更强性能意味着更长的使用寿命。评测指出,骁龙870足以满足未来2-3年的性能需求,除非用户有极致的游戏或生产力要求。而骁龙6 Gen1的性能已经接近当下应用的底线,可能在未来1-2年内就显得吃力。
价格因素是另一个重要考量。目前骁龙870机型经过多次调价,与骁龙6 Gen1新机的价差可能已经缩小。如果差价在20%以内,骁龙870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但若骁龙6 Gen1机型价格优势明显(低30%以上),对于预算严格受限的用户也不失为合理选择。
表:不同用户群体的芯片推荐
用户类型 | 推荐芯片 | 理由 |
---|---|---|
预算有限(<2000元) | 骁龙6 Gen1 | 价格优势明显 |
日常轻度使用 | 骁龙6 Gen1 | 性能足够,功耗更低 |
手游玩家 | 骁龙870 | 强大GPU性能 |
摄影爱好者 | 骁龙870 | 更好的ISP和视频能力 |
多任务用户 | 骁龙870 | 更强的多核性能 |
追求性价比 | 骁龙870 | 性能远超价格差距 |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芯片不是选择手机的唯一因素。同一芯片在不同手机中的表现可能因散热设计、系统优化等因素而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关注芯片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手机的整体设计、品牌售后、系统体验等方面,最好能够实际体验真机后再做决定。
综合来看,虽然骁龙6 Gen1更新,但骁龙870在绝大多数性能相关场景中保持明显优势,仍然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除非价格差距非常大或用户特别注重某些新特性。这一对比也反映出手机芯片市场的规律:数字代际的更新不一定代表性能提升,定位层级往往比发布时间的差异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