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竞争激烈的显示器市场,AOC与HKC作为两大高性价比品牌,各自拥有忠实的用户群体和鲜明的产品特色。本报告基于最新市场数据和产品评测,从品牌背景、产品性能、市场表现到用户口碑等多个维度,对这两个品牌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帮助消费者在选购显示器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们将重点解析两大品牌在电竞显示器、专业设计屏和主流办公产品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针对游戏玩家、创意工作者和普通用户等不同群体提供精准的选购建议。报告特别关注2025年MiniLED技术普及背景下,AOC Q27G3XMN与HKC G27M2这两款热门机型的实际表现对比,揭示价格、性能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微妙平衡。
AOC与HKC作为中国显示器市场的两大主力品牌,虽然同样定位于高性价比市场,但发展路径和市场策略却呈现出明显差异。深入理解这两个品牌的背景与定位,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更适合的选择。
品牌历史与母公司实力方面,AOC(Admiral Overseas Corporation)作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牌显示设备制造商,自1967年品牌正式确立以来,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如今AOC隶属于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代工制造商之一——冠捷科技集团(TPV Technology),与飞利浦等品牌共同构成了冠捷的品牌矩阵。这种背景赋予AOC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研发支持,使其产品能够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品质。相比之下,HKC(惠科电子)作为相对年轻的品牌,成立于1997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激进的价格策略,在中国市场快速崛起。虽然缺乏AOC那样的历史积淀,但HKC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在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的差异尤为明显。AOC采取"全系列覆盖"策略,产品线从入门级办公显示器到高端电竞、专业设计显示器一应俱全,尤其在1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占据显著优势,2025年2月数据显示其在该价位段以22%的销量份额位列线上市场第一。AOC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形象,如推出采用QD-MiniLED技术的Q27G3XMN等产品,在画质上寻求突破。HKC则始终坚持"性价比为王"的路线,以"价格屠夫"的姿态不断下探高品质显示器的价格底线。2025年双11期间,HKC G27M2 MiniLED显示器以1299元的券后价格,比同级AOC产品便宜400元,大幅降低了MiniLED技术的入门门槛。
品牌知名度与全球布局上,AOC明显占据优势。作为全球前三的显示器供应商(仅次于三星和飞利浦),AOC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品牌认知度较高。而HKC虽然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2月以18.4%的市场份额蝉联线上销量榜首),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仍主要被视为区域性品牌。
表:AOC与HKC品牌核心对比
对比维度 | AOC | HKC |
---|---|---|
品牌历史 | 创立于1967年,近百年技术积累 | 创立于1997年,相对年轻 |
所属集团 | 冠捷科技(TPV)旗下,全球顶级代工厂 | 惠科电子旗下,产业链垂直整合 |
市场定位 | 中高端市场为主,技术创新导向 | 极致性价比,价格敏感型市场 |
价格策略 | 中高端定价,溢价10-20% | 激进定价,同规格产品价格更低 |
全球影响 | 国际知名品牌,全球销售网络 | 主要强势在中国市场 |
2025市场份额 | 中高端市场22%份额(线上) | 全市场18.4%份额(线上第一) |
产品创新方向也反映出两个品牌的战略差异。AOC近年来重点发力高端电竞和专业设计领域,其AGON电竞子品牌和4K专业设计显示器在画质、色彩准确度和工业设计上对标一线大厂。HKC则更注重将前沿技术大众化,如将MiniLED、高刷新率等原本属于高端显示器的特性下放到千元价位,加速技术普及。这种差异化创新路径使得两个品牌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建立了竞争优势。
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络方面,AOC依托冠捷集团的资源,在全国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近千家授权维修网点,提供3年质保服务。HKC虽然售后服务网络相对较小,但通过电商平台的高效物流和退换货政策,也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品牌都主要依靠线上渠道销售,2025年数据显示两者在电商平台的销量合计占据线上市场近34%的份额,反映出互联网销售模式对显示器行业的重要影响。
热门产品性能对比分析
AOC与HKC的市场竞争最直接体现在具体产品的性能对比上,2025年双11期间两款热门MiniLED显示器——AOC Q27G3XMN与HKC G27M2的正面交锋,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对比样本。这两款定价相近的2K 180Hz MiniLED电竞显示器,在面板技术、背光分区、色彩表现等方面展现出不同品牌的技术路线和取舍策略。
面板技术与响应速度方面,HKC G27M2采用了Fast IPS面板,而AOC Q27G3XMN则选择了HVA面板。这一差异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IPS面板以其更快的响应时间(HKC G27M2最低可达0.03ms)和更广的可视角度,更适合竞技类游戏玩家;而HVA面板虽然在响应速度上略逊一筹,但凭借更高的对比度(通常达到3000:1以上),在暗场表现和沉浸感上更有优势,更适合3A大作和影音娱乐。实际测试显示,在FPS类游戏中,HKC G27M2能提供更流畅的追踪体验,运动拖影几乎不可见;而AOC Q27G3XMN在快速移动场景下仍能观察到轻微拖影,尽管相比传统VA面板已有显著改善。
MiniLED背光系统是这两款产品的核心卖点,但实现方式大相径庭。HKC G27M2配备了1152个独立背光分区,而AOC Q27G3XMN仅有336个分区,尽管其灯珠数量(1344颗)略多于HKC的1152颗。分区数量的悬殊差异直接影响了光晕控制能力——在显示纯黑背景下的白色字幕时,HKC G27M2能够呈现更为纯净的黑色,光晕现象几乎不可见;而AOC Q27G3XMN在相同测试中则能观察到白色周围的光晕。这种物理层面的优势使得HKC在显示高对比度内容时更具优势,特别是在HDR模式下。
HDR表现与峰值亮度方面,两款产品都通过了VESA DisplayHDR 1000认证,峰值亮度均可达1000尼特。但在实际HDR内容显示中,HKC G27M2凭借更多的背光分区和IPS面板特性,在局部亮场表现上更为突出,能够实现更高的单点亮度;而AOC Q27G3XMN则因HVA面板的高对比度特性,在暗部细节的呈现上略胜一筹。两款产品都提供了多种HDR模式(HDR游戏、HDR电影等),用户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灵活切换。
表:AOC Q27G3XMN与HKC G27M2核心参数对比
参数 | AOC Q27G3XMN | HKC G27M2 | 差异分析 |
---|---|---|---|
面板类型 | HVA | Fast IPS | IPS响应更快,VA对比度更高 |
分辨率 | 2560×1440(2K) | 2560×1440(2K) | 两者相同 |
刷新率 | 180Hz | 180Hz | 两者相同 |
响应时间 | 1ms(GTG) | 0.03ms(GTG) | HKC显著占优 |
背光技术 | MiniLED | MiniLED | 两者相同 |
背光分区 | 336区 | 1152区 | HKC分区多3倍以上 |
灯珠数量 | 1344颗 | 1152颗 | AOC略多但分区少 |
峰值亮度 | 1000nits | 1000nits | 两者相同 |
HDR认证 | DisplayHDR1000 | DisplayHDR1000 | 两者相同 |
当前售价 | 1699元 | 1299元(券后) | HKC便宜400元 |
外观设计与人体工学方面,两款产品都采用了三边窄边框设计,但AOC Q27G3XMN的"下巴"(底部边框)相对更宽。底座设计上,AOC的"X射线"造型被批评为过于占用桌面空间,而HKC的六边形底座则更为紧凑,为键鼠留出了更多活动区域。在调节功能上,两者都支持高度、旋转、倾斜和竖屏调节,并配备VESA 100×100壁挂孔,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接口配置也基本一致:2个HDMI 2.0和1个DP 1.4接口,使用DP接口时可实现2K 180Hz 10bit全范围输出。
OSD菜单与操作体验存在明显差异。HKC G27M2采用了更为现代化的五向摇杆控制,操作直观简便;而AOC Q27G3XMN仍使用传统的实体按键,操作逻辑相对复杂,用户体验稍逊一筹。这种细节差异反映出HKC在产品易用性上的更多考量,对于需要频繁调整显示器设置的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来说尤为重要。
游戏性能优化方面,两款显示器都提供了丰富的游戏辅助功能。HKC G27M2有普通、快速和极速三档响应时间调节,AOC Q27G3XMN则提供关闭、弱、中、强四档调节。测试显示,在最强档位下,AOC会出现较明显的残影问题,而HKC虽然也有类似现象但程度较轻。两款产品都配备了准星叠加、FPS计数器等实用游戏功能,但HKC的OSD菜单中选项组织更为合理,调整起来更为便捷。
综合来看,在核心性能指标上,HKC G27M2凭借更多的背光分区、更快的IPS面板和更低的价格,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性价比;而AOC Q27G3XMN则在对比度和整体画质一致性上略有优势。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两家品牌的不同产品哲学——HKC更注重将高端技术以亲民价格普及,而AOC则追求更为平衡的性能表现和品牌溢价。
市场表现与用户口碑对比
AOC与HKC在中国显示器市场的竞争态势可以通过销售数据和用户反馈直观呈现。2025年的市场统计显示,这两个品牌已经成为线上显示器销售的中坚力量,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市场和用户群体,反映出消费者对两个品牌的价值认知和偏好差异。
销量与市场份额数据揭示了两个品牌的市场地位。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2025年2月中国大陆电竞显示器线上市场报告,HKC以18.4%的市场份额蝉联销量冠军,市占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78%;AOC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15.5%,销量同比增长48%。值得注意的是,在1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AOC以22%的销量份额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该价位段的强劲竞争力;而HKC则凭借更为激进的价格策略,在更广泛的价格区间占据优势。这种市场格局表明,AOC在消费者心智中仍保持着更高端的品牌形象,而HKC则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对成本更为敏感的购买者。
价格敏感度与促销表现方面,HKC展现出更强的爆发力。在2025年双11等大型促销节点,HKC产品的价格降幅通常更为显著,如G27M2 MiniLED显示器通过领券可降至1299元,比日常价低100元,而同级AOC产品Q27G3XMN的价格则稳定在1699元左右。这种定价策略使HKC在促销期间能够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也是其销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AOC的价格相对坚挺,折扣幅度较小,依靠品牌忠诚度和产品性能维持销售。
用户评价与产品口碑呈现出有趣的差异化特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AOC显示器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长期使用可靠性方面获得更高评价,尤其是其中高端产品线的用户满意度普遍在95%以上。而HKC虽然也保持90%以上的好评率,但部分用户反馈提到品控一致性问题和售后体验差异。在专业论坛和科技媒体评测中,AOC通常被认为在色彩准确性和画面均匀性方面略胜一筹,而HKC则因性价比突出和技术创新受到赞赏。
表:AOC与HKC市场表现与用户评价对比
对比维度 | AOC | HKC | 市场启示 |
---|---|---|---|
2025线上份额 | 15.5%(第二) | 18.4%(第一) | HKC销量领先 |
中高端市场(>1000元)份额 | 22%(第一) | 低于AOC | AOC高端形象稳固 |
典型价格策略 | 中高端定价,折扣少 | 激进定价,促销力度大 | HKC价格更敏感 |
用户好评率 | 95%以上 | 90%以上 | AOC口碑略优 |
用户评价焦点 | 质量稳定,色彩准确 | 性价比高,技术下放 | 差异化优势 |
主要用户群体 | 品质追求者,专业人士 | 预算有限,性能追求者 | 市场细分明确 |
产品线丰富度与市场覆盖方面,AOC展现出更为全面的布局。AOC拥有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包括面向电竞玩家的AGON系列、适合创意工作的专业设计系列以及主流办公系列。这种广泛覆盖使AOC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是其中高端市场份额领先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HKC的产品线相对集中,主要聚焦于游戏和主流市场,在专业设计等细分领域的产品选择较为有限。
品牌忠诚度与复购行为也值得关注。市场调研显示,AOC用户在品牌粘性和复购意愿方面表现更强,尤其是其AGON电竞系列和专业设计系列的用户群体。许多专业设计师和资深玩家表示,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AOC的中高端产品。HKC则更多吸引首次购买高性能显示器的用户,他们通常被HKC产品的规格参数和价格吸引,但对品牌的长期忠诚度相对较低。
渠道策略与地域覆盖差异明显。AOC依托冠捷集团的强大渠道网络,在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市场存在感更强,拥有更多的品牌专柜和体验店。而HKC则更加侧重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通过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在三四线城市和年轻用户群体中建立了广泛影响力。这种渠道差异也反映在两个品牌的用户画像上——AOC用户中专业人士和企业采购占比较高,而HKC则更受学生党和年轻游戏玩家欢迎。
综合来看,AOC与HKC在中国显示器市场形成了良性竞争格局,各自占据不同的生态位。AOC凭借更悠久的历史、更全面的产品线和更稳定的品质,在中高端市场和专业用户群体中保持优势;而HKC则通过激进的技术下放和价格策略,在主流市场和年轻消费群体中快速扩张。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竞争意味着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最终受益的是整个显示器市场的健康发展。
技术特色与创新方向对比
AOC与HKC虽然同属高性价比显示器品牌,但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向上却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战略选择。分析两家品牌的技术特色,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其产品背后的技术哲学,从而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购买决策。
MiniLED背光技术的采用与实现方式最能体现两家的技术路线差异。2025年,AOC与HKC都推出了多款MiniLED显示器,但在技术方案上各具特色。AOC倾向于采用较少背光分区+更多灯珠的方案,如Q27G3XMN配备1344颗灯珠但仅有336个分区,通过精细的背光算法控制光晕。这种方案在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适合追求MiniLED基础体验的用户。HKC则更青睐多分区背光设计,如G27M2的1152个分区,通过物理层面的精细分区实现更好的光晕控制。虽然成本较高,但HKC通过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仍能将价格控制在极具竞争力的水平。这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多分区在HDR场景下表现更佳,而少分区方案在成本敏感型市场更有吸引力。
面板类型选择也反映出不同的产品定位。AOC在高端产品线上更倾向于使用IPS面板和HVA面板,前者色彩表现更好,后者对比度更高。特别是在专业设计领域,AOC多款产品采用高色准IPS面板,色域覆盖可达95%以上DCI-P3,ΔE<2,满足专业设计需求。HKC则更专注于Fast IPS面板的优化,特别针对电竞场景调校,强调响应速度和刷新率,如G27M2的0.03ms响应时间和180Hz刷新率。这种差异使得两个品牌的产品在画面表现上呈现出不同风格——AOC更注重色彩准确性和画质均衡,HKC则追求动态清晰度和游戏体验。
电竞功能优化方面,两个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但侧重点不同。AOC的AGON电竞系列强调综合游戏体验,不仅关注刷新率和响应时间,还注重色彩表现、HDR效果和人体工学设计。其产品通常配备多种游戏模式(FPS、RTS、MOBA等),并集成Shadow Control暗部增强技术,帮助玩家发现暗处敌人。HKC则更专注于竞技性能本身,如通过动态加速技术实现更高的虚拟刷新率,或开发专用的游戏OSD菜单,提供准星叠加、计时器等实用功能。这种差异使得AOC电竞显示器更适合追求全面体验的玩家,而HKC则更吸引注重竞技优势的硬核玩家。
表:AOC与HKC技术路线对比
技术维度 | AOC特色 | HKC特色 | 典型应用 |
---|---|---|---|
MiniLED实现 | 少分区多灯珠(如336区/1344灯珠) | 多分区设计(如1152区) | 平衡成本与效果 vs 最优HDR |
面板偏好 | IPS/HVA混合策略 | 专注Fast IPS优化 | 专业设计/影音 vs 电竞竞技 |
电竞优化 | 综合游戏体验提升 | 竞技性能极致化 | 全能游戏显示器 vs 专业电竞装备 |
色彩科学 | 高色准,ΔE<2 | 鲜艳生动,高饱和度 | 设计创作 vs 娱乐游戏 |
外观设计 | 专业稳重,商务风 | 电竞炫酷,RGB灯效 | 办公/工作室 vs 游戏房间 |
色彩科学与画质调校方面,AOC展现出更为专业的积累。得益于冠捷集团与飞利浦的技术共享,AOC在色彩管理领域拥有深厚底蕴,其专业设计显示器如U2790PQU等型号,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色彩校准,确保色彩准确性。AOC还开发了多种专业色彩模式(sRGB、Adobe RGB、DCI-P3等),方便用户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快速切换。HKC虽然也注重色彩表现,但调校风格更偏向鲜艳生动,强调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更适合娱乐和游戏场景而非专业创作。这种差异使得AOC在设计师、摄影师等专业用户群体中更受青睐。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哲学差异同样明显。AOC倾向于稳健实用的设计风格,外观简洁专业,功能设置相对保守但可靠。其产品通常配备丰富的接口(如全功能Type-C)和灵活的人体工学支架,满足专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HKC则更注重年轻化、电竞化的设计语言,产品多采用锐利的线条、RGB灯效和炫酷的造型,吸引游戏玩家群体。在OSD菜单设计上,HKC近年来普遍采用五向摇杆控制,操作更为直观;而AOC部分型号仍沿用传统的按键式控制,用户体验稍显落后。
未来技术布局方面,两个品牌都积极投入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AOC正加快QD-OLED产品的布局,如2025年推出的AG276QSD电竞显示器,结合了量子点技术和OLED自发光优势。同时,AOC也在探索更高分辨率(8K)和更高刷新率(480Hz)的极限产品,巩固其技术领先形象。HKC则更专注于将MiniLED技术普及化,计划在更多中低端产品线上应用多分区背光系统,进一步降低高品质HDR显示的门槛。此外,HKC也在积极开发集成智能系统的"智慧显示器",探索显示器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
综合来看,AOC与HKC的技术特色差异反映了两者不同的市场战略:AOC追求技术全面性和专业性,特别是在色彩准确度和画质一致性方面建立壁垒;HKC则专注电竞性能和价格突破,以前沿技术下放为核心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根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专业用户可能更倾向AOC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预算有限的性能追求者则可能被HKC的性价比吸引。
选购建议与适用人群分析
面对AOC与HKC这两个各具特色的显示器品牌,消费者常常陷入选择困境。本部分将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核心需求和使用场景,提供针对性的选购建议,帮助读者在预算、性能和功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做出最符合个人需求的购买决策。
硬核电竞玩家应当优先考虑高刷新率和超快响应时间。对于这类用户,HKC G27M2等采用Fast IPS面板的产品更为适合,其0.03ms响应时间和180Hz刷新率能够确保FPS、竞技类游戏中无拖影的流畅体验。多分区MiniLED背光带来的优秀HDR效果也能增强游戏沉浸感。虽然AOC Q27G3XMN等产品也提供180Hz刷新率,但HVA面板的响应速度略逊一筹,在高速竞技场景下可能处于劣势。预算充足的玩家可以考虑AOC的AGON高端电竞系列,如采用QD-OLED面板的AG276QSD,虽然价格较高,但在画质和响应速度上能达到更好的平衡。
专业设计师与内容创作者应重点关注色彩准确性和分辨率。AOC的U2790PQU等4K专业显示器是更优选择,其IPS面板提供ΔE<2的色彩精度和95%DCI-P3广色域,确保设计作品色彩的真实还原。这类用户通常对显示均匀性和视角稳定性要求较高,AOC凭借更严格的面板筛选和出厂校准,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可靠。HKC虽然也有P272UPro等4K产品,但在色彩管理和专业功能上积累相对较少,更适合预算有限的入门级创作者。
影音娱乐爱好者需要权衡对比度与HDR效果。AOC的HVA面板产品如Q27G3XMN凭借更高的原生对比度(3000:1以上),在观看电影时能呈现更深的黑色和更丰富的暗部细节。而HKC G27M2等采用多分区MiniLED背光的显示器则在HDR内容表现上更为出色,特别是高光部分的细节更为突出。如果主要观看SDR内容,AOC的HVA面板可能更为适合;若经常欣赏HDR电影或游戏,HKC的多分区MiniLED优势更为明显。两款产品都支持HDR1000,但实现方式和效果呈现各有所长。
普通办公与家庭用户应优先考虑舒适度和性价比。对于日常文档处理、网页浏览等应用,两款品牌的入门级产品如HKC IG27Q(2K分辨率)和AOC 24B2XH(1080P)都能很好满足需求。这类用户可重点关注护眼功能(如低蓝光、无闪烁)、人体工学支架和接口丰富度。HKC产品通常在价格上更具优势,而AOC则在长期使用稳定性和售后服务上略胜一筹。多屏办公用户可能会更欣赏AOC U27N3R等产品的PBP/PIP分屏功能,可同时连接两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表:AOC与HKC显示器选购指南
用户类型 | 优先考虑因素 | 推荐品牌 | 代表型号 | 关键优势 |
---|---|---|---|---|
硬核电竞玩家 | 刷新率/响应时间 | HKC | G27M2 | 0.03ms响应,1152分区MiniLED |
竞技游戏玩家 | 画面流畅度 | AOC | AGON系列 | QD-OLED,极致响应 |
专业设计师 | 色彩准确性 | AOC | U2790PQU | ΔE<2,95%DCI-P3 |
影音爱好者 | 对比度/HDR | HKC/AOC | G27M2/Q27G3XMN | MiniLED多分区/HVA高对比 |
办公用户 | 舒适度/价格 | HKC | IG27Q | 2K分辨率,低蓝光 |
多任务处理 | 分屏功能 | AOC | U27N3R | Type-C 90W,PBP/PIP |
预算有限的学生群体可以在HKC中找到更多高性价比选择。HKC IG27Q等2K分辨率显示器价格已下探至千元出头,相比同规格AOC产品通常有200-300元的价格优势。对于需要兼顾学习和娱乐的学生,这类产品提供了不错的平衡。如果预算稍宽裕,AOC Q27G3XMN等MiniLED产品虽然价格较高(1699元),但能提供更好的HDR体验和更均衡的性能,长期使用价值更高。学生购买时可重点关注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HKC产品在双11等大促期间通常会有更大幅度的折扣。
商业与企业用户应更重视可靠性和售后服务。AOC凭借更完善的售后网络和3年质保政策,在企业采购中通常更受青睐。其产品设计也更为稳重专业,适合办公室环境。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屏幕的职场人士,AOC显示器的护眼技术和人体工学设计能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HKC虽然也有商务系列产品,但在企业市场的认知度和服务体系相对较弱,更适合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
购买渠道与时机选择同样影响购买体验和性价比。两个品牌都在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设有官方旗舰店,建议优先选择这些正规渠道以确保正品和完整售后服务。价格方面,HKC产品在618、双11等大促期间的折扣通常更为激进,如G27M2双11券后价仅1299元,比日常价低100元;而AOC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促销期间可能赠送支架、线材等配件而非直接大幅降价。对于不急用的消费者,关注品牌的新品发布节奏也很重要——旧款产品在新品上市前通常会有明显价格下调。
综合来看,AOC与HKC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同需求的差异化选择。消费者在决策时应明确自己的核心使用场景和预算范围:追求极致性价比和电竞性能优先考虑HKC;注重色彩准确性和长期使用品质则倾向AOC。随着两个品牌不断推陈出新,MiniLED等先进技术的价格持续下探,2025年的显示器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选择。